M4 Pro满血版Macbook Pro一周深度体验:纳米纹理玻璃真的必要吗?

(0 comments)

写在前面

大家好!我已经使用搭载M4 Pro芯片的Macbook Pro一周了,今天我将详细分享一下我的整体体验。 (视频链接)

1.配置选择:大小、内存和存储之间的权衡

  1. 尺寸选择:16英寸的得与失 我选择了16英寸Macbook Pro,M4 Pro芯片,48GB内存,512GB存储,可选纳米纹理玻璃。一开始我考虑的是14英寸,但有网友提醒我,对于写代码、编辑视频来说,16英寸由于显示面积更大,无疑会提高生产力。毕竟我基本上都是在家工作,所以不需要太担心便携性。不过,16英寸的机型确实很重。如果你需要每天随身携带笔记本电脑,14英寸型号可能更合适。不过16英寸的机型用起来还是相当过瘾的。显示面积比14英寸机型大了30%,电池、电源适配器、音频和触摸板面积也更大。从14英寸升级到16英寸仅贵1500元。
  2. 内存升级:跃升至48GB 内存从24GB升级到48GB需要3000元,我觉得还是蛮值得的。例如,我每天要打开许多浏览器窗口、编写代码、调试程序、编辑视频。内存越大,运行越流畅,一点也不卡顿。而且市面上一般只能升级存储,内存后期很难换,所以这个升级是非常有必要的。
  3. 存储考虑:512G​​B够用吗? 根据以往的经验,我选择了512GB存储。我经常使用外部固态驱动器进行编辑。本机只存储代码、maven依赖、docker镜像以及必要的开发工具软件。我的电脑已经用了 5 年了,还有 200 多 GB 的可用空间,所以 512 GB 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。而且M4 Pro全系列标配了3个雷电5接口。我们可以花2000元左右购买一个硬盘盒和一个三星990 Pro固态硬盘。外部存储即插即用,方便快捷,无需担心编辑速度。

2.纳米质感玻璃:看起来很漂亮,但有没有用呢?

纳米质感玻璃需要额外加价1000多元作为选配。现在看来,我觉得不值得。很多人说通过贴膜可以达到防眩光、防窥视的屏幕效果。但选择纳米质感玻璃后,就无法体验到原生高透玻璃的特性,感觉吃力不讨好。不过,整体的外观和感觉确实不错。图标和字体看起来很舒服,有一种在纸上的感觉。

3.性能衡量:编写代码和编辑的性能

  1. 编写代码:超额性能的乐趣 这台计算机的性能对于编写代码来说绰绰有余。无论是M4 Pro还是M4 Max芯片,任何型号都可以轻松应对。但内存方面,建议至少36GB起步。否则,如果打开数据库软件、浏览器、Postman、聊天工具等软件过多,就会出现卡顿的情况。就像我之前用的16GB内存的电脑一样,卡顿很明显。这台计算机编译和启动项目的速度非常快,类跳转和资源加载也非常快。
  2. 编辑:简单高效的生产力提升 对于像我这样简单的自媒体工作室来说,通常有两个机位、4K素材、两到三个轨道叠加,这台电脑完全够用了。将素材转换为代理后,基本不会出现延迟,而且导出、色彩渲染和渲染都比以前快很多,大大提高了生产力。

互动时刻

以上就是我使用这款16英寸Macbook Pro M4 Pro芯片的整体体验。如果您对这款机器有任何疑问,或者想让我帮您体验某些功能并提供反馈,请在评论区或者弹幕留言,我们可以一起讨论。期待下次分享,和平!

目前未评级

评论


目前没有任何评论

发表评论前请先登录: 登录

最近的帖子

档案

2025
2024
2023
2022
2021
2020

类别

标签

作者

饲料

RSS / 原子